土壤板結是由于土壤的有機質含量降低(腐殖質匱乏),影響了微生物的活性,從而破壞了土壤團粒結構而形成。那么在日常養花過程中是什么動作導致了這樣的結果呢?
※強行科普:土壤有機質包括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動物及其分泌物以及土體中植物殘體和植物分泌物。
1、長期過量澆水。
土壤板結的根源是肥力流失,大多是因為我們平時大水澆花,令肥力逐漸從盆底隨水流失。
2、過硬的硬水澆花。
"硬水"是含有較多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的水,比如自來水。硬水中不溶于水的化合物在盆土中聚集,使盆土發硬、板結。
3、施肥不當。
長期單一施用化學肥料,腐殖質得不到及時地補充,會造成土壤板結。而對于含鈣質較多的土壤,施用硫酸銨也會使盆土結塊。
4、濫開小灶。
聽信坊間傳言用新鮮淘米水、隔夜茶水、蛋清、豆漿、牛奶等未經發酵的蛋白質澆花,植物不能吸收之余,還會令土壤板結。
5、長期嚴重干旱。
看看干旱的大西北龜裂的土地,應該能理解。但在養花人家里的花盆應該比較少出現這樣的情況。